为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文献资源保障效能与服务支撑品质,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需求,10月23日上午,图书馆、档案馆召开2025年文献资源采购方案论证会。赵文祥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图书馆、档案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共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唐新华主持。
会上,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咨询与学科服务部负责人李钊老师首先围绕年度新增纸质馆藏资源情况、学科与专业匹配度、核心出版社与品质标杆、供需平衡和读者参与、成本趋势等方面做了详细报告。孙薇老师以电子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为主题,介绍了数字资源总体概况,并结合各类评价指标重点分析中外文期刊保障及利用情况。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陆兴华以馆藏现状分析、建设原则与目标、建设内容与任务、预算分配与采购计划四个部分为整体框架,细致讲解了《2025年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采购方案》。在随后的论证环节,各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就提升艺术、人文类数据库利用率、细分教师科研与研究生学习需求、助力突破科研壁垒、开展数据库交流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建议增订SSCI、A&HCI、知网报刊、Elsevier SD其它学科包等数字资源。经充分论证,采购方案得到一致通过。
赵文祥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赵文祥强调,首先要明确图书馆资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优质的文献资源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基础保障;要充分认识学生结构、师资队伍和学科布局的动态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对纸质和电子资源进行前瞻性规划和持续优化,对使用率低、成本高的资源实行“末位淘汰”;各学院应积极引导教师和研究生,特别是新生群体,充分使用学校已购置的各类数据库,确保资源物尽其用;同时,欢迎全校师生为图书馆工作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服务提升,并鼓励学院协同支持。
本次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今后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图书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通过优化资源方案、规范采购流程、馆院协同共建,在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上精准发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文献资源保障。

